吴琼 本报记者 叶伟
11月8日,2025花果山英才双创周在连云港开幕,6名中外院士,近500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人才代表齐聚花果山下,共话合作、共谋发展。近年来,连云港以政策为引、以产业为基、以服务为翼,稳步健全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发展体系,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热诚欢迎海内外英才选择港城、扎根港城,热切期盼与四海贤达、学界翘楚深度携手。连云港将聚力打造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生态,为各类人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和坚实保障,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连云港市委书记邢正军在开幕式致辞中向各界人才发出诚挚邀请。
政策为引 打造人才“强磁场”
“创新类项目最高可获3000万元综合资助,创业类最高资助达1亿元!”开幕式上,连云港3.0版人才政策的发布引发关注。相较以往,新版政策打破了“三类重点企业”与“非三类重点企业”的划分壁垒,将普通高校大专生纳入购房券支持体系,让政策红利覆盖更广泛的人才群体。
留住青年,就是留住城市的未来和希望,连云港持续加码升级人才政策,以真金白银、真情实意彰显引才诚意。截至目前,连云港累计发放人才购房券近2.32亿元,发放人才生活补贴4.45亿元。
平台是人才集聚的“强载体”。连云港整合ios版怎么下载taptap、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等多元力量,加快推进高能级人才平台建设。开幕式上,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新材料中试基地正式揭牌,它将为全市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提供坚实支撑。与此同时,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大科学装置、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北大分子工程研究院连云港中心等一批高端科创平台也在加快落地。
近年来,连云港不断放大“花果山英才”品牌效应,高标准举办“双创周”“人才日”以及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结合各类节庆论坛和赴外招商推介、经贸合作等活动契机,持续拓展引才渠道,让更多英才闻声而来、择港而居。
产业为基 推动产才融合聚变
“让人才跟着产业走、产业靠着人才兴”。连云港始终秉持这一发展理念,立足六大主导产业、10条重点产业链深度布局人才链、激活创新链,实现人才引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工程学院教授王鹏被连云港雄厚的海洋产业基础与优良创新环境所吸引,他带领团队扎根赣榆区,聚焦紫菜高值化利用这一产业痛点攻坚克难,成功研发富含膳食纤维的紫菜健康食品,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快速转化,成为“产业引才、人才兴产”的生动范例。越来越多人才循着产业机遇而来,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智力。
产业搭台,政策搭桥。连云港靶向推出一系列专项支持政策,推动产才融合向纵深发展。例如,建立市级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对关键高层次人才实行专编专用、动态调整;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创新创业项目支持力度,引导资本主动对接人才和项目;依托招才引智工作站、海外(境外)引才联络站,把人才工作嵌入项目招引全过程,实现供需两端精准对接。
企业是产才融合的核心主体,为此,连云港通过制定实施“百企千才”计划,赋予企业人才举荐权,让企业在用人招聘、职称和技能等级评定等方面有更大话语权和自主权。对于入选该计划的人才,提供培养、集聚、激励、评价等全链条支持与全方位保障,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动能。
服务为翼 让人才发展更舒心
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连云港聚焦人才“居、业、学、医”等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筑牢基础保障、提升服务效能双轮驱动,让人才在港发展更安心、更舒心。
在“居有所安”方面,连云港系统构建了“人才驿站—人才公寓—人才住房—人才社区”四位一体的安居体系,上线“山海智家”安居系统,实现房源一站查询、资格一键审核、补贴在线申领。同步开展人才房“优惠购”活动,为人才安居乐业提供扎实支撑。在“幼有所育、业有所就”方面,提供从政策咨询到手续办理的“一站式”闭环服务,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在“病有所医”方面,连云港不仅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免费健康体检,还创新推行家庭医生“一对一”健康管理服务,打造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在筑牢基础服务保障的同时,连云港更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破解服务痛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效能。如针对“多卡并行、数据孤岛、认证繁琐”等问题,连云港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探索“卡码融合”模式,打通政务、社保与人才数据壁垒,实现了“持社保码(卡)即享人才专属权益”的数字化飞跃,让人才服务从“到处跑”变为“码上享”。活动期间,连云港人才服务云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集成人才政策AI助手、人才创业百问百答等智能化工具,让人才服务更加触手可及、精准高效。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ios版怎么下载taptap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www.fbi-it.comfbi-i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taptap点点线上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