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洋)11月15日,2025年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暨“百园百校万企”成果转化对接行动(海安站)成功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李有平、江苏省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党委书记赵志强、中共海安市委书记谭真以及海安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等市重点部门主要负责人等领导出席活动。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大科技园、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金融投资机构代表,重点科技型企业负责人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以科技创新引领赋能产业升级为主线,聚焦“四链融合”核心理念,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通道,搭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投资机构的精准对接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在海安落地转化,助力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李有平表示,火炬中心通过建设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培育高水平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打造“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中国创新挑战赛”等品牌服务平台,推动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海安作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之一,近年来围绕“两高三新”“五群十链”等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
江苏省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赵志强表示,2025年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暨“百园百校万企”成果转化对接活动走进江苏,花落海安,是推动江苏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加速对接,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产能的重要一步。希望海安抢抓机遇,积极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先行示范区”,形成“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双轮驱动的创新生态,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海安市委书记谭真表示,近年来,海安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十四五”期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超1200个。海安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强化政策引导,完善专项支持,促进高新区和高校、高新技术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和融通创新,为优秀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让海安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高产田”。
本次活动还有来自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三位专家分别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四链融合、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中国技术交易所董事长郭书贵在交流分享中提到,中技所依托阶段性总结服务高校院所和央国企成果转化的多方联动八步法,已经助力数千家客户实现需求精准对接和成果转化落地,尤其是通过解决科技成果定价难题,提高了技术的交易效率。

活动现场,海安高新区与上海紫竹高新区就合作以来入驻“一中心一基地”2个项目进行签约。江苏银行现场宣讲了“科技金融直通车”相关政策。西安交通大学、黑鲸能源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路演。
主办方供图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ios版怎么下载taptap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www.fbi-it.comfbi-i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taptap点点线上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