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争粉) 近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的《2025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浙江省德清县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上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北斗产业综合指数已达1579点,同比提升10.34%,相比“十三五”的2020年,该指数增加幅度超过60%,体现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北斗产业强劲的增长态势。
据了解,这是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第三年连续发布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已成为我国北斗领域唯一聚焦产业综合发展的年度性指数研究成果,旨在用指数的形式客观、全面、综合、细致地展示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的各方面情况。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各种类型北斗终端设备(不含消费类电子)应用数量超过3300万台/套,较2024年同期增加超过600万台/套,同比增长超22%,北斗综合应用渗透率约90%。14个重点行业领域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数量超过3000万台/套,同比增长超过27%。
在大众消费领域,北斗应用持续深化并逐步实现北斗优先应用。2025年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1.3亿部,超过98%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定位。截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已有52款手机默认优先使用北斗,出货量达2781.8万部。2025年上半年,国内搭载北斗终端的乘用车出货量超1000万辆;北斗网络辅助公共服务平台(A-北斗平台)的日均活跃用户数量超1亿,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4300万,同比增长约75%。
在区域发展方面,北斗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5个热点区域: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区域,以珠三角为中心的广东省,以长三角为中心的华东地区,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西部地区,以郑州、武汉和长沙为核心的华中地区。
在行业发展方面,重点行业应用指数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交通、通信、自然资源、应急、农业。
在国际化发展方面,虽然北斗国际化起步最晚,但发展空间广阔,随着北斗系统先后加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搜救等国际标准组织,北斗系统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政府也加快了推动北斗国际化应用的步伐,海外项目数量、项目所覆盖的国家数量、北斗企业海外业务收入、国际化政策等具体指标的增长,推动了国际化指数显著提升。
报告指出,综合时空体系(PNT)和下一代北斗系统都将在2035年前建设完成,而2035年也将是我国PNT与时空服务产业发展跨越升级的关键阶梯点。报告认为,接下来,我国应积极开展北斗应用效能评估评价,进一步大力推进北斗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鼓励时空信息与互联网、物联网的大众消费服务相结合,同步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共绘国家综合时空智能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ios版怎么下载taptap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www.fbi-it.comfbi-i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taptap点点线上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