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小程序
公众号
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呈现多元化大容量化趋势
2025-11-17 16:21:24
来源:taptap点点线上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 叶伟

▶ 本报记者 叶伟

“新型储能产业是支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具有布局灵活、响应迅速、建设周期短等优势。”近日,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宏坤在上海市举行的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能源转型”分论坛上表示,面向“十五五”,国家能源局将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强化前瞻规划布局、推动技术重点突破,坚持远近结合、持续发力,促进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

保守预计2030年

装机规模达236吉瓦

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25年9月底,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与“十三五”末相比增长超30倍,占全球装机总量比例超过40%,跃居世界第一,成为我国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的重要力量。

宋宏坤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产业直接带动项目投资超2000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投资超万亿元,向全球提供了性能优异的产品,为能源转型贡献了中国力量。

“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增长,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不断取得突破,商业模式逐步完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新型储能行业逐步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说。

关于新型储能规模何以实现跨越式增长,边广琦表示,国家能源局会同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新型储能产业支持政策,积极构建新型储能发展政策“四梁八柱”,持续营造新型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对于面向“十五五”的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化发展,宋宏坤建议“强化规划引领,加强需求管理。”他说,需科学规划各阶段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完善新型储能项目管理机制,引导行业形成发展共识。

边广琦说:“我们将加强规划、政策引导,规范项目管理,科学统筹新型储能和其他调节资源发展规模和布局,推动新型储能全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加快完善新型储能市场机制,鼓励新型储能产业主动适应电力市场建设要求,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参与市场电能量辅助服务等,获取合理收益;推动完善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容量电价机制,指导各地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从政策引导逐步向市场驱动转变。”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创始人兼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表示,未来5年,在政策引导下,随着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增长,储能的增势不会发生改变,保守预计2030年储能装机规模可达到236吉瓦,理想情况下将达到291吉瓦。

需要拓展多技术路线

创新应用

俞振华表示,我国新型储能市场格局已由抽水蓄能主导转变为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新型储能跨越式增长,技术上呈现出多元化、大容量化趋势,液流、钠离子等多种路线并进的发展趋势。

据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各类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据主导地位,装机规模超过9800万千瓦,占比总量96.1%。同时,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向着大容量电芯、大规模集成、宽温域运行、长寿命使用等目标快速迭代。液流电池储能装机规模较“十三五”末增长约30倍,达到115万千瓦;压缩空气储能“十四五”期间实现从无到有突破,装机规模达到83万千瓦;铅炭(铅酸)电池、钠离子电池装机规模平稳增长;固态电池、氢储能等一批颠覆性前沿新型储能技术加速发展,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对多时间尺度、高安全性的能量存储需求提供坚强支撑。

近年来,国家能源局以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高质量发展为总体目标,遴选了56个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涵盖锂离子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等10余种技术路线,积极推动新型储能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同时,国家能源局发布“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短时高频储能技术、中长及超长时间尺度储能技术等7个方向,组织开展创新攻关;持续完善新型储能标准管理体系,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累计发布国家标准50余项,行业标准80余项,充分发挥标准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面向“十五五”,如何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宋宏坤表示,将依托新型储能试点项目、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智能电网重大专项等,推动创新技术应用和前沿技术攻关。

“要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提升锂离子电池储能质量性能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各类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储能技术攻关和示范验证,拓展多技术路线创新应用。此外,推动先进适合的创新成果形成标准,加快健全新型储能标准体系。”边广琦说。

亿纬锂能高级副总裁、亿纬储能总裁陈翔表示,为应对多样化场景与长时储能需求,行业正在持续加快技术迭代与系统创新,包括推动大容量电芯、构网型储能等先进产品的规模化应用,并积极布局固态、钠离子等多元技术路线,以高质量解决方案助力构建清洁、安全、韧性的全球能源体系。

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高新视频 更多
高新热榜 全部本月
编辑推荐 更多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ios版怎么下载taptap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www.fbi-it.comfbi-i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taptap点点线上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Baidu
taptap点点手机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