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小程序
公众号
金融赋能孵化 构建优质服务新范式
2025-11-17 16:21:22
来源:taptap点点线上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 邓淑华

▶ 本报记者 邓淑华

当前,中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已突破520万亿元,1.6万多家孵化机构累计培育在孵企业800多万家、上市(挂牌)企业5000多家,金融赋能孵化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积极实践。在近日举办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赋能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来自国内外多名专家围绕“金融赋能 孵化未来”主题进行了对话探讨。

从资源叠加到能级提升

“金融和孵化的结合,已是大势所趋。”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米磊表示,对于一家创业企业而言,它需要空间、设备、平台等创新资源支持,助力其发展壮大。“金融是其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可以给创业企业提供天使投资、资金支持。”

米磊以实践印证了这一观点。“我们最早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当时硬科技还未受到广泛关注,资本市场投入不足,所以我们成立了早期天使基金。到现在,我们已经投资孵化了500多家硬科技企业。”

上海技术交易所董事长兼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谢吉华表示,孵化器始终围绕技术、资本与人才三大核心要素开展工作。如何有效协调三者关系并放大协同效率,成为其运营的关键命题。从客观层面看,金融支持并非可选项,而是孵化生态中不可或缺的必选题。

北京汇龙森国际孵化器总裁朱强认为,过去中国创业孵化与金融的结合存在断点和落差,但现在二者发展均已取得较大进步。一方面是孵化器行业不断升级。中国孵化器的服务能级已从企业孵化提升到产业孵化甚至城市经济级别,实现从“孵化+投资”到“技术+资本”再到“科技+金融”的配置升级。孵化器自身通过价值发现平台和概念验证平台建设显著提升了价值发现与风险识别能力。另一方面是国家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发展。中国已构筑从“0-1”“1-10”以及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链,金融与孵化这两个服务体系进入多层次深度互动对接阶段。

构建金融赋能孵化新范式

如今,金融服务与孵化服务的深度融合,不仅能精准破解企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关键痛点,更是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生态化服务体系。与会代表认为,孵化器更专注于技术和金融,需探索适配科技创新的资本路径。

“早期项目风险很大,需要创业孵化与金融资本发挥彼此优势、相互赋能。比如在生命健康领域,以某个估值颇高的品种药为例,通过初级毒理和初步药效的实验分析,可以判断该品种的成药性,这种价值发现能力和技术市场双概念验证能力可以帮助金融资本发现‘货真价实’的好项目。”朱强表示,当前,中国多地已建立概念验证平台,可为早期项目提供更精准的风险评估与价值判断,并为早期项目提供从市场调研、专利布局到样机试制、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服务。

“当前,孵化器探索金融服务面临两大核心挑战:一是募集资本的能力,二是做大‘资金池’创造持续性效益。”谢吉华表示,2024年年底,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发行全国首只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底层资产的公募REITs项目,这不仅为行业提供了规模化退出范式,也为老旧厂房改造成孵化器、服务更多创业者提供了新路径。

谢吉华表示,从孵化器视角看,金融服务需兼顾国家政策与市场机制。例如,2023年财政部出台《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推动企业数据资产入表,为科技企业优化资产负债表提供了政策支持。“如何通过产品与服务手段落实这一政策,是我们与同行共同努力的方向。”

“一个优秀的创业孵化机构天然是金融服务体系与孵化服务体系融合的平台。”北京创业孵育协会理事长颜振军表示,孵化器历经探索,从基础薄弱、服务单一逐步发展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丰富服务产品的体系。如今,孵化器在孵企业的成长性和自身的创新能力,已使其具备与金融服务体系平等对话的资本和能力。未来,金融服务和孵化服务两个体系的结合将愈发紧密,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亟需建立跨境孵化通道

事实上,全球多个国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相似的挑战,其中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支持,成为普遍关注的核心议题。

“近期,我中心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及下属机构在中韩技术转移领域开展了深度合作。”韩国科技部KIC中国机构代表金钟文表示,“最近5年中国直接投入韩国的金融不断增加,但通过实践发现,中韩两国在科技合作中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金融服务体系合作存在‘灯下黑’现象:韩国科创企业及企业家对中国金融服务体系认知不足,中国企业对韩国金融生态同样缺乏了解。因此,我们正在探索体系化、系统化合作,期待优化中韩科创合作环境。”

金钟文表示,中韩亟需通过深化金融合作与创新生态协同,以系统化合作建立跨境孵化通道,形成更具影响力的跨国创新网络。

近年来,瑞典建立了完善的创新配套体系,并积极实施国家孵化计划。2023年,瑞典在欧洲创新指数中排名第一,在全球创新指数中位列第二,瑞典初创企业吸引了高达47亿欧元的投资。

“瑞典有专门的科技园和孵化器,专注于科技企业孵化。在这些孵化器中,80%为公有性质,20%为私有性质。公有孵化器均为非营利机构,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支持;私有孵化器则部分依赖政府资金,同时吸引了大量初创企业入驻。”瑞典国家卫生健康协会国际业务专员Ulf Borbos表示,“我们高度重视战略性全球合作,期待未来中国和瑞典在孵化器培养当中有更多合作。”

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高新视频 更多
高新热榜 全部本月
编辑推荐 更多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ios版怎么下载taptap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www.fbi-it.comfbi-i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taptap点点线上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Baidu
taptap点点手机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