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柳行卫生院曾经和许多基层医疗机构一样,面临着中医理疗资源闲置、技术力量薄弱、患者外流等困境。今年9月,“科包院”创新模式的落地,为这家基层卫生院带来了转机。

在柳行卫生院,来自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正为腰痛患者李海波进行腰椎理疗。通过一系列精准的物理治疗、舒缓肌肉的推拿按摩,以及科学的康复指导,李海波的腰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他没想到,如今在基层卫生院也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


李海波说:“经过7天的康复治疗,我由原来的翻身不能翻,坐那里起不来,穿袜子都穿不上。到现在能翻身了,蹲下能站起来了,袜子也能穿上了,效果非常好。”
这根串联起优质医疗资源与社区居民需求的“小银针”,正是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医疗集团破解基层医疗“大而全不精,小而全不强”困境的关键抓手。“科包院”模式不同于简单的专家坐诊,其核心在于让三甲医院的优质专科资源真正下沉基层、服务群众。
为确保工作实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理疗科从筹备阶段便深度参与柳行卫生院建设。不仅主导中医康复诊疗区的升级改造,配齐针灸仪、低频脉冲治疗仪等专业设备,更构建了“核心专家巡诊+骨干医师常驻坐诊”的人才梯队,确保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连续稳定的专业服务。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理疗科主任(主任医师)王燕说:“我们在目前科室现有的仪器和技术上,去帮扶街道卫生院开展中医特色康复治疗项目。每周为科室开展一次业务技术培训,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同时,科室每天都会选派技术骨干到柳行卫生院坐诊,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同质化的高水平中医康复诊疗服务。”
目前,柳行卫生院已经确立“中医康复”作为核心特色的发展思路,实现了“以专科带综合、以特色促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依托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丰富资源,柳行卫生院还运行了转会诊中心,畅通了卫生院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并搭建了电子病历共享系统。患者在上级医院做的检查报告、治疗方案可以同步至柳行卫生院,避免了重复挂号、重复检查的繁琐与不便。
柳行卫生院常务院长房余君表示:“在‘科包院模式’支持下,我们学科建设取得了突破。过去设备简陋,只能处理简单的理疗,现在我们升级了针灸理疗软、硬件,通过双提升并重组专科架构,按区分设神经损伤针灸理疗、疼痛针灸理疗亚专区,实现专病专治。经过改造之后,床位的使用率达到了95%,急性期患者的转诊率下降了40%。”
从资源闲置到高效运转,从患者外流到信赖“家门口”的服务,柳行卫生院找准供需结合点,依托“科包院”创新模式,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扎根基层、惠及更多百姓。
“科包院”模式启动以来,被帮扶卫生院的门诊量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新服务得到了当地群众一致好评。济宁高新区黄屯卫生院、王因卫生院、接庄卫生院等分别在全科医学(医养结合)、口腔健康、疼痛学科等领域形成特色,医疗集团“一分院一品牌”的差异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实现了患者、牵头医院、卫生院和政府的四方共赢。
下一步,济宁高新区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整合区域医疗资源,构建全新的医疗服务体系。通过强化人才共享、技术互通、信息互联,推动预防、治疗、康复服务一体化,全面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区域、康复回归基层”的目标。
(图片来源:济宁高新区)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ios版怎么下载taptap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www.fbi-it.comfbi-i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taptap点点线上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